众果搜的博客

脚踏大地,仰望星空,致力于财经投资网站导航与在线网络工具的开发与普及

Search(博客搜索)

热文排行

最近发表

最新评论及回复

« 重力加速度投资逻辑(投资周记0221-0225)重力加速度投资逻辑(投资周记0233-0235) »

重力加速度投资逻辑(投资周记0227-0231)

 投资周记0227----麻木

(2010-10-31 21:10:35)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周记
    记得刚进股市的时候,股票的数量和市值规模要比现在小很多,参与的群体也远不及如今这么庞大。随着这些年的发展,股票的数量和市值急剧膨胀,股票也成了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元素。应该说,在市场日益壮大的过程中,股市的游戏规则和一些监管措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从当初的庄家操纵到现在的机构博弈,从以前无厘头的恶炒到如今价值投资的深入人心,整个股市的投资环境已被大大优化。不过,有一点我感觉似乎较以前有所倒退,那就是机构和散户对市场消息面的一些变化有所麻木,反应的灵敏性远不如从前。就拿我的一个股票为例:近期鲁信高新股价持续暴涨,很多人觉得不太正常,但我觉得他本身就值这些钱,涨到目前这个价格甚至更高,都应该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把公司的各项投资以及未来的利润来源分析透彻了,相信在股价跌破23元时很难有人不会动心。事实上在股价启动前,公司持续发布了数个利好消息,比如9月14日,发布消息增资合力化工,以后将按权益法计算业绩;9月15日,公司持股14%的宝莫股份上市;9月21日,持股16%的圣阳股份上市申请被受理;9月21日公告与建银国际成立蓝色基金;9月30日公告拟拍卖巨额土地资产。当时我比较奇怪的是,这些消息陆续公告后,股价居然没什么反映,相反还有部分机构出逃,但好东西的价值早晚都会被市场所认可的,近期鲁信高新的持续暴涨,也让这些机构为自己的麻木和迟钝买了单。按理说,目前的机构队伍这么庞大,投资水平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市场的敏锐度和前瞻性应该都要高于普通的投资者才对,但事实却正相反。也许是这个市场过于庞大,投资的品种太多,导致了机构无法分散注意力到这些冷门品种上;也许是目前的机构过于理性,在决定一项操作前需要完成诸多程序上的工作,从而造成了投资行为上的一些滞后。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机构的麻木给我们这些细心的投资者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从这点来讲,散户相对于机构,除了我之前说的心态上占据优势外,在对市场反应上也同样具备优势,如果我们能好好把握这2点,在与机构的较量中有效地扬长避短,那么战胜他们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强。
    这一周人虽在北京,没什么精力关注股市,不过市值却得到大幅增长,重仓的3只股票有2只创历史新高,在第2个回合中继续拉开与大盘的差距,目前领先上证指数的幅度超过100%,基本实现了今年收益翻番的目标。自04年转型价值投资之后,每年的四季度尤其是最后2个月通常都是我的收获期,这当然与我选择的股票密不可分,因为到了年底就离上市公司交成绩单的日子越来越近,那些真正取得好的收益并具备优厚分配预期的公司,自然也会受到市场的追捧。航天信息曾是我的第一只价值投资股票,长期关注他的人都会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差不多每年年底和次年年初,他都有一波行情,其余时间基本休息。比如07年10月31日上证指数收盘约6000点,当时航信的股价约50元;而到08年1月8日航信创出75.1的历史新高时,上证指数已经跌破5400点。应该说航信只是众多绩优股中的一个例子,很多同类的股票都会在年底到年初的这段时间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当然,与航信这种股票有所区别的是,业绩增长明确的高成长小盘股,除了年底和年初表现外,其他时间可能也有所表现,甚至出现整个年度都上涨的情形,这些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一周盘点:
 
   截止到10月29日收盘,账户年度收益率为94.7%,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9.2%,领先指数103.9%。中小板指数涨幅为23.3%,领先指数71.4%。最新持仓比例:
 
 002273  水晶光电    47%
 002138  顺络电子    22%
 002236  大华股份    17%
 002117  东港股份    9%
 600485  中创信测    5%
 
 
投资周记0229----归去来兮
(2010-11-13 15:32:35)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周记
    今天终于回到了青岛,感觉天气还不算冷,马路两旁尽是金黄可掬的银杏树,随风飘落的银杏叶给这座城市构筑了一道亮丽的深秋美景。不过据说北方很快会降温,听沈阳的朋友讲那里已经下起了大雪,也许是为了预防严冬来袭,到了家里之后发现暖气已经提前开放,看来这个秋天已经渐行渐远了。
    这趟出游主要是陪着家里的人,而且都是在城市,所以和以前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对我来说城市的风景没有太多可留恋的,但每到一处地方,都有不少熟悉的人可以交流,有以前的同学和业务伙伴,也有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给此趟出行也增添了些许情趣。和朋友们交流的话题,自然是少不了股票,总体来讲,我发现我这些朋友的投资心态相比以前成熟了许多,大都不再去计较短期的波动,也很少患得患失,而且也基本上找到了自己稳定的盈利模式。看到他们的这些进步我也非常高兴,因为好的心态是投资取得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我认为最核心的东西。有些人经历了很多,但心态一直没有放平和,总是想借助自己的小聪明急于求成,结果事与愿违,很多年过去了还基本是原地踏步。比如我身边就有个朋友,牛市的时候能赚一点,而熊市的时候又被腰斩,循环往复了近10年,市值基本没什么变化。并不是他买的股有问题,马应龙、大华、天士力、顺络这样的股票他也曾经手过,但通常是稍有利润就想做差价,结果将到手的利润又搭在其他股票上。类似这样的人我已经不怎么和他们交流了,毕竟理念和性格上存在着太大的差异,10年都改不了的习惯要想再改也非易事。
    上周股市出现了较大的震荡,很多人又开始诚惶诚恐,侥幸逃顶的人也在沾沾自喜,其实股市的这种波动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就好比隔断时间就会打雷下雨一样。有些人希望我对后市谈点看法,以便增强他们的信心,不过这次我不想再谈这个话题了,因为以前说的实在太多,要想找信心可以翻看我以前的一些文章,比如《阳光和小雨》、《投资周记0183----你那好冷的小手》《投资周记0165---不必太在意》等等。
    本周受中小板个股跳水的拖累,市值的跌幅略超过大盘,不过总体上仍跑赢了上证指数100%。到了12月,通常我会增加1-2个新的投资品种,一是每到年底会追加部分资金投入股市,二是对一些涨幅过大或者成长性不足的股票,也会用更好的投资标的来替代。所以目前这一阶段,我重点要做的,就是对我看好的一些备用股进行深入研究,从仔细阅读招股书到对行业的横向纵向分析,再到与企业的沟通交流,都是这2个月我投资工作的首要任务。也许到明年这个时候,很多人又会羡慕我手上多了2只牛股,但如果真是如此的话,肯定和我未来2个月的辛苦付出密不可分。对我来说,心态基本不成问题,所以我一年下来大部分时间都非常轻松,只是在年底选股建仓的这一段时间会比较辛苦,而这种辛苦也是一般人不愿意去做的。
  
一周盘点:
 
   截止到11月12日收盘,账户年度收益率为91.1%,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8.9%,领先指数10007%。中小板指数涨幅为22.0%,领先指数69.1%。最新持仓比例:
 
 002273  水晶光电    47%
 002138  顺络电子    20%
 002236  大华股份    19%
 002117  东港股份    9%
 600485  中创信测    5%
 
 
    前几日深交所发布了一篇提醒投资者规避创业板技术风险的文章,这实际上是针对近期涨势火爆的创业板所做的风险提示,不过我认为这种表面文章基本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就好比交易所一直在提醒股民“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但行情一好买股票的依旧是趋之若鹜,生怕抢钱的动作比别人慢了一拍,哪还顾得上有什么风险。如果说真正要让老百姓有很强的风险意识,少一些盲目,多一些理性,则要从根源上下功夫。一方面社会媒体要多对老百姓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尽量避免让投资者陷入到急功近利的怪圈当中;另一方面政府应把国民素质的教育放在首位,从小就要注意培养人们谦逊、务实、坚强等优良品德。当然,要提升国民素质也绝非十年八年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时间虽然有些漫长,但却是一个国家走向强大的必经之路,否则单是经济上去了,素质没有跟上的话,就会产生很多不稳定因素,外表的繁荣也就很难持久下去。
    再回到创业板这个话题,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良莠不齐,加上股价的高企,令很多成熟的投资者对创业板都有很深的成见,有些机构甚至将创业板“妖魔化”,认为就是包装上市然后套现走人的工具。应该说,目前上市的创业板企业大部分都是经过过度包装的,很多公司宣传的所谓高技术其实早已经为业内所淘汰,招股书里所描绘的宏伟蓝图要么是企业自己一厢情愿,要么就是虚张声势,真正具备长线投资价值的企业还是少数。放眼望去,创业板尽是闪耀的星星,各种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令人眼花缭乱,但很多可能只是瞬间即逝的流星,要想抓住一两颗持久发光的恒星,没有一点专业知识,不在企业研究上下一些功夫,难度则是非常大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尽管创业板风险相对偏大,但里面酝酿的机会却是非常多,从我们国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传统产业的盈利空间日后会越来越窄,真正能给投资者高额回报的还是那些技术密集型企业。如果一家在某个细分领域占据优势的小企业,本身有着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同时所处的行业又面临着较大的发展空间,那你持有个3-4年可能会取得超预期的回报。以我投资的股票为例做个简单的假设:04年以10万元投资航天信息,08年退出获得9倍的投资收益;随后用这90万投资大华股份,目前大约是5倍收益,假如到2012年大华股份在目前的价格基础上再翻一倍,那么当初的10万到2012年就已经增值到900万。如果以这些资金,在12年从大华股份退出后再抓一只4年涨10倍的股票,那么到2016年当初的10万就可能增值到9000万,也就是说12年的时间仅仅3只股票,就可能让你实现从10万到亿的目标。这虽然只是个假设,但实际上真要做到也不算太难,只要你选对股票,耐住寂寞,或许就是件很轻松的事。所以,对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这些小企业,如果你运用的不好,可能会让你的资金很快就打水漂,但如果你合理有效的去捕捉里面的机会,就很容易做到人们常说的“财务自由”的生活状态。
    最近这段时间,我都在为明年新的投资品种做一些功课,选择的范围恰恰是大部分人都觉得高估的创业板和中小板,除了原有的电子信息和医药这2个行业外,目前还增加了一个化工行业,比如300054、002326、002409这些化工企业都在我的研究范围之类。近期在对一些调研的时候,很多股票还没来得及建仓股价就已经上涨了不少,有些甚至一周就涨了20%,有些朋友替我觉得可惜,认为错过了很多牛股,但事实上我并不这么认为。首先,在我进行长线建仓之前,一定要对这个企业非常熟悉,各方面都要研究的较为透彻,有了足够的把握之后再出手建仓,这样日后股价不管怎么波动,持股的信心都不会受到影响。其次,对于我要长线建仓的股票,我的期望目标肯定不是涨个20%,一般来说都是2-3倍甚至更高,和这个目标相比,短期内股价涨个20-30%我认为算不了什么,这就好比在08年你30元买的大华和40元买的大华,到现在来看都没有太大区别了。有时候和朋友聊天,经常听到他们抱怨,说某某股票自己非常看好,原计划是40元买的,但结果只跌到42元,所以只好错失黑马。其实40和42也就差了不到5个点,如果你真的是认为这个企业很有前途,有必要为了区区几个点而斤斤计较吗?大不了就是日后少赚点利润而已。
     这一周手中的股票走势均强于大盘,也远远跑赢了中小板指数,目前与上证指数的差距再度超过110%。还有一个多月,今年的股市就要画上句号了,到年底收官时能否在目前的基础上再有所增值,就要看我持有的这些股票如何表现,相信最后的一个月应该还是有令人满意的收益。
  
一周盘点:
 
   截止到11月19日收盘,账户年度收益率为101.6%,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11.8%,领先指数113.4%。中小板指数涨幅为22.5%,领先指数79.1%。最新持仓比例:
 
 002273  水晶光电    46%
 002138  顺络电子    21%
 002236  大华股份    19%
 002117  东港股份    9%
 600485  中创信测    5%
 600485  中创信测    5%
 
 
 
 投资周记0231----电话
(2010-11-27 09:39:40)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周记
    昨天托朋友从香港搞的iphone 4终于到手了,本来我并不是个喜欢赶潮流的人,只是正好今年想换个屏幕大点的手机以便外出时浏览股票,看到iphone4又卖的这么火,也就凑了把热闹。
    手机对我们来说最核心的功能其实还是电话,电话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以我目前的状态来看,平均每天基本上要有10-15通电话。电话不仅是亲朋好友之间沟通的纽带,也是我们联络业务的有效途径,对股民而言,电话则是一种很有效的调研手段。
    很多人都觉得在股市里研究基本面相对更靠谱,但如何去深入研究企业,却是令他们比较迷惘的事情。一般而言,研究基本面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网络收集各种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然后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企业进行评估;二是与上市公司进行直接接触,包括网上交流、电话沟通和实地考察。对第一种方式,大部分人都能做到,现在的网络资源已经非常发达,上市公司披露的招股书、年度报告和定期公告都是很有用的研究素材,一些有实力的研究机构的调研文章也有利于我们更全面的去评判企业,而一些专业媒体和论坛所提供的行业资讯又能让我们快速地捕捉业内的最新动态。但是光有这一步肯定是不行的,在研究这些资料时,如果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必定就会有很多疑问,要搞清楚这些疑问,就得与上市公司进行沟通,甚至还要和业内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上市公司沟通的最有效途径就是电话咨询,尽管不少公司都提供了网上交流平台,但这种信息的反馈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是滞后的;而实地考察对于大多数股民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于是也就剩下电话交流这种方式了。相对来说,电话沟通是最为便捷的,股票软件和上市公司资料里都提供了公司证券部门的具体联系方式,如果你想搞清楚对上市公司的一些疑问,多给他们打电话肯定是有好处的。
    在与上市公司进行电话沟通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和有关技巧,否则你的电话可能就是白打。应该说,我这些年只要不外出基本上每周都会和上市公司进行电话交流,也积累了一点点小经验,在此愿意和那些致力于基本面研究的投资者一起分享:
    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位置,和公司交流时应不卑不亢。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小股民,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太少,担心公司的人不会有耐心去解答自己的问题。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不管你持有公司多少股票,都是上市公司的股东,而公司的证券部门就有这个义务替你解答一些合理的问题。事实上,我在买入一个股票之前,也会适当地与上市公司进行电话沟通,基本上也能得到满意答复。但是,我们也不能走另外一个极端,有些人觉得自己买了某个上市公司的股票,在与公司交流时完全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当股票价格没有达到预期或者公司经营暂时出现失误时,甚至在电话里对证券部的人发脾气甚至是辱骂,这种人都是很没有素质的,别人肯定不会和你交流。
    其次,电话沟通前应该做好必要的功课。很多人给公司打电话时,都不知道该问些什么,这主要是他们对企业的产品和经营还不熟悉。在打电话之前,一定要对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营业务、产品特征、销售模式、发展战略等问题搞的很清楚,这样你和别人交流时才有共同语言,同时也得搞清楚自己想要了解什么,必须有针对性的交流,而不能泛泛而谈。通常来讲,我在和有些上市公司尤其是刚开始沟通时,我都会事先把我要了解的问题逐个写在纸上,以便在交流的过程中随时给自己有所提醒。
    第三,要回避一些敏感问题。大部分人给公司打电话,都喜欢问一些敏感性的问题,比如到了年底就喜欢问公司年报会不会送股啊,业绩有多少啊等等,再比如当股价出现波动时,就会问股价为什么会这么表现,公司是不是出了大问题之类的。相信凡是电话咨询这些问题的,基本上是不会得到你想要的答复,因为这些东西都公司证券部职责之外的敏感性话题。我在和上市公司交流时,基本上就是聊企业,从来不正面涉及到这类问题,有些上市公司尽管也和我比较熟,但我也不会去问他们这些,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而去让别人违规犯错误,这种事情千万不能去做。
    第四,要和上市公司勤交流,多沟通,做到像朋友一样相处。在我们刚开始给公司打电话时,有时候得到的是一些应付性的套话,比如“具体的数据我们不清楚,请参考我们的公告”等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本身有些信息公司确实不能在电话里透露,这点需要予以理解;二是有些公司证券部门本身比较忙,如果咨询的电话过多,他们也没有过多精力和你详细交流。遇到这种情况时,就需要动点脑筋,这就好比销售人员刚开始给客户推广产品,往往会碰壁,但有的人通过努力最终还是能把客户搞定,有些人却一次次无功而返,这里面就存在着一些技巧问题。销售人员和客户沟通,最主要的是让客户取得对自己的信任,让客户觉得很温暖;同样我们在和上市公司交流时,也得拿出自己的真诚和执着,让公司逐步地对你熟悉并加以信任,这样你在日后和公司的交流中对企业的一些经营动态就会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这一周手中的股票除了大华调整外,其余表现都很出色,这也进一步扩大了我和大盘的差距,达到了130%。从10月19日在《最后的温柔》一文中,我曾我以当天收盘的市值为基数和上证指数3000点进行比较,看最后的2个多月能否跑赢指数,从这一个多月的情况来看,已经是远远超过我的预期了。
  
一周盘点:
 
   截止到11月26日收盘,账户年度收益率为115.7%,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12.4%,领先指数128.1%。中小板指数涨幅为26.1%,领先指数89.6%。最新持仓比例:
 
 002273  水晶光电    49%
 002138  顺络电子    20%
 002236  大华股份    16%
 
 
投资周记0231----电话
(2010-11-27 09:39:40)
投资周记0232----水长流
(2010-12-04 09:15:57)
标签:
股票
价值投资 分类: 投资周记
    临近岁末,许多机构和散户投资者都在为自己制定明年的投资规划,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选股。选股这项工作,可简单也可复杂,具体要因人而异。对于我来讲,凭借这些年在股市的一些经验,要选几只能涨个2到3成的股票应该不是太难,但要挖掘出几个能涨2到3倍的股票,可就得花点功夫了。和大多数人的操作有所不同,我的股票运作几乎是不看大盘和趋势的,只要企业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且估值在我认可的范围之内,我就会常年满仓持股。在我看来,企业经营的好与坏和大盘的高与低并没有直接联系,尤其是目前可以利用中石油这类权重股完全操纵指数的环境下,再去看大盘的脸色来决定自己的操作或许就显得有点不明智。既然是常年满仓持股,我对自己的投资标的就得慎重选择,不能选择那种随行就市的热门股,尤其是周期类股票,必须选择未来增长比较明确而且走势又完全独立的股票,这样才有可能穿透整个牛熊市,在股市这个风险巨大的市场里获取永恒的收益。
    很多人其实也能发现好公司,但对于何时介入一直存在着困惑,有的人会按技术指标来设定一个买入价位,也有的人是按PE标准来买入。比如说某只股票他比较看好,但希望回落到30倍PE以下再介入,假如这家公司真的是很有发展前途,未来几年都能保持高速增长,那么看好的人应该就会很多,而持有的人相对也会惜售,如果不是大熊市,可能就很难回落到你理想中的价位。尤其是一些流通股本较小的股票,有时候即便是跌到你的预期价位,往往也是有价无量,你买个几百股容易,但要成千上万的去买难度就大了,这也充分体现了小盘优质股筹码的稀缺性。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大多数人通常是选择放弃买入研究很深的这只优质股,转而去买那些PE看着更低的二流甚至是三流股票,或者是相同行业里的跟随者。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这样的效果往往不是太好,一是你对前面错过的这家企业研究的已经很透彻了,但对后面退而求其次买入的股票则要相对陌生一些,甚至在买入时可能还有些草率,由于对这2家企业熟知程度有所不同,也必然会导致你持股时的心态存在差异;二是一流企业和二流三流企业的市场表现往往也不能同日而语,俗话说“擒贼先擒王”,那些领先的优秀企业,其股价的涨幅通常会远远大于同行的跟随者。
    几个月前《非诚勿扰》的一位女嘉宾有句言论传的很火:“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对这种拜金言论我不想做任何评价,不过把这句话做些修改,也差不多就成了我选股的一个原则:宁可花50倍PE去买高成长的小盘优质股,也不愿花20倍PE去买前途渺茫的三流股。50倍PE对大多数搞价值投资的人来说,一般都是很难接受的,但我的观点是,只要未来几年能确定他有比较好的增长,而且公司规模又比较小的话,我就会把他作为长线建仓的考虑对象。简单举个例子:某家小公司,公司的治理结构非常好,在其细分领域具备明显的领先优势,而且所处的行业又面临着巨大发展机遇,经过仔细调研和论证,该公司未来4年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概率比较大。假如说公司总股本是1亿,2010年EPS为1元,未来4年的业绩分别是1.3元、1.7元、2.2元和2.86元,目前从长线持有4年的角度考虑以50倍PE的价格买进。对于明后年的股市,我们不妨做最坏的打算,如果2011年小盘股整体出现系统性风险,市场平均估值降低至30倍,那么按11年该股将从50元回落至40元附近;如果2012年小盘股继续遭遇市场抛弃,平均估值降低至15-20倍,股价又将回落至25-34这个区间。从A股历年经验来看,不管行情有多低迷,对一家稳健增长的小盘优质股来说,15倍PE差不多已经跌倒极限,而且经历过2年大调整之后,第3年往往会有力度很大的反弹,同时伴随着高增长和高送配的预期,小盘成长股的估值很快会攀升至30倍以上,假如说13年平均估值回升至30-40倍,股价也会相应回升至66-88元,这也就是说,2010年高位买入的股票,经过2年暴跌之后,在第3年成功解套并有所获利;另外,小盘股由于资金进出不那么方便,通常主力机构运作的周期相对较长,经过第3年的恢复性上涨,小盘股的市场人气在第4年会进一步提升,市场平均估值可能达到50-60倍,甚至更高。当2014年这只股票涨到60倍PE时,如果你担心泡沫过多,或者对其后续的成长性没有把握,也许就会选择退出,如果按55倍PE卖出,相当于是160元,这样4年的时间持有这只股票累计增值110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5%。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假设模型,实际的分析比这要复杂得多,毕竟企业的增长速度不可能保持这么均匀,我们也完全可以在50倍以下去买入好的企业。如果我们回顾那些长期走牛的小盘股,应该发现很多都是沿着这种类似的轨道来运行的,而且实际效果要比我假设的好很多。
     从A股的历史经验来看,很多优质的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其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30%,而且市场在大部分时间给予这些成长股的估值都不会低于30倍,于是也就时常出现几年就涨10倍的股票。前面我在一篇博文中说过,如果你每4年抓一只涨10倍的股票,那么12年的时间仅需要做3只股就有希望从10万成长至亿万富翁。事后很多人给我发信息,说看了很有感触,因为之前他们买过的很多股票涨幅都是10倍以上,比如华兰生物、张裕之类的,只是在赚了一少部分利润后他们就退出了,而且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再买回。有人问我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他们能抱住这些长期走牛的股票,我觉得首先是对企业要有足够的理解和认识,能看到其长远价值,这样持股时才会坚定。其次是要克服与战胜心魔,有的人明明知道这只股票能涨很多,但总是想再多捞点差价,实现利润最大化,这种内心的贪婪通常也就注定你只能赚点小利;还有的人总是担心到手的利润会缩水,不愿意把账面利润拱手让与他人,一旦市场稍微有点波动就会有恐惧感,结果为了保住现有的胜利果实往往就提前出局。应该说,大部分人都很难克服这种心理,我有个安徽蚌埠的朋友,算是92的老股民了,市场感觉和经验都相当丰富,凭借多年的努力这些年在股市也获取了很丰厚的收益。不过最近这3年,我发现其收益率每年都要落后我很多,按理说他的操作经验和信息资源要远胜于我,而且每天都了大量精力去研究,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在我看来,并不是他对企业认识的不深刻,而是无法克服与战胜心魔。09年他曾36块多买入大华,38元多就离场;8块多买入海南椰岛,10块附近就已出局;今年年初19元多买入了顺络电子,21块多时又再次选择出局,如果说他拿住当初这些筹码一直不动,现在的市值可能要提升很多。原以为他会吸取前面这些教训和经验,不曾想最近40元附近买入水晶后,又在上涨时选择了出局,而且还庆幸自己卖了个好价格。他这种操作,我也不能说没有道理,毕竟这也是一种稳定的赚钱模式,只是他每买一只股票前,也都和我一样做大量的研究,而且经常去参加各种投资交流会,花了这么多心血就为了赚10个点左右的差价,我觉得似乎有些不值,其实他完全有可能只看图形就能赚这些利润,根本没必要把自己搞这么累。而对我而言,我的每一次付出,我都希望能得到相应甚至是超额的回报,如果我花了大量精力研究出来的东西,我绝对不会为了一点小利去冒丢失筹码的风险,这样等于是对我研究成果的全盘否定。同时我也不愿意我研究出来的这些东西被其他人肆意践踏,这也是我最近很少去和股票圈内的人交流企业,而大多是选择与行业内的人去交流的原因。应该说,如果彻底克服了贪婪和恐惧这两个心魔,在这个市场里还是大有可为的,即便是按我这个假设模型里年均27%的复合增长,也已经是相当好了,正所谓细水长流,多年以后积累下来的财富也是相当可观的。
     本周出于战略性配置的考虑,对其中一只股票进行了减仓,至此我在该股的投资已经全剩利润,也算是功成告退了吧。此外,经过前一阵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令我满意的投资品种,原本我擅长的领域是电子信息和医药,但电子信息我配置的比例已经相当大,加上今年涨幅都不小,所以暂时就不再考虑,事实上,其他的电子信息类股票性价比能比我手里这些些的并不多。对于医药,基本上每年我都会配置一两只,尽管医药累计涨幅也很大,但其中还是有少数好企业值得去投资,只是需要等待机会,计划明年上半年会增加一只医药股的配置。这次新增加的品种,属于文化传播业里的一个分支,由于A股尚无同类型的股票可以比较,所以市场的关注度并不高,这也就给了我参与的机会。从这家公司所处的行业来看,过去一直是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目前这一行业的产值占我国GDP的比重只有0.6%,远低于发达国家2%的水平,应该说行业前景还是很不错的。而就这家公司来说,在本土公司里算是领先的佼佼者,所面临的主要是跨国巨头的冲击,希望公司能借助上市后的发展机遇,迅速壮大自身的实力。
  
一周盘点:
 
   截止到12月3日收盘,账户年度收益率为115.3%,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13.3%,领先指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Z-Blog 1.8 Spirit Build 80722 Code detection by Codefense

Copyright www.zhongguosou.com. Some Rights Reserved.微信号:MiZhiHeiGeTaXi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