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果搜的博客

脚踏大地,仰望星空,致力于财经投资网站导航与在线网络工具的开发与普及

Search(博客搜索)

热文排行

最近发表

最新评论及回复

« 《芒格之道》读书笔记6《芒格之道》读书笔记8 »

《芒格之道》读书笔记7

 我们应该保持冷静。本·格雷厄姆告诫过我们:“大家都不看好的机会,投资者的亏损不至于特别严重。越是大家都看好的机会,投资者的亏损越惨烈。”你可能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格雷厄姆的意思是,一个机会,大家都不看好,就不会疯狂地往里冲。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了,明显不是好机会,不至于引发太多亏损。如果是大家都看好的机会,那就不一样了。谁都知道这个机会很真实、很合理,前景令人振奋,简直不容错过,人们必然会蜂拥而上,从而发生严重的踩踏。所有人都看好的机会,最容易发生踩踏,造成的损失最惨烈。

股东:价值来自公司创造的收益。长期持有一家公司,我的投资收益将与公司创造的收益一致。因此,在挑选投资标的时,我应该把资产收益率作为一个主要的筛选条件。找到资产收益率高的公司之后,我还要研究公司能否长期如此,将来可能有哪些因素导致公司的资产收益率降低。如果回答不了这些问题,我就换一家公司,继续研究。
我看你讲得挺明白的,好像没什么问题。
股东:至于时机,是不是就不用考虑了?因为我长期持有,不理会宏观波动,也没有摩擦成本。请问我的理解对吗?
你说得基本上都对。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赚更多的钱。如果你能慧眼识珠,找到一家现在资本收益率很低,但将来资本收益率很高的公司,在价格非常便宜的时候买入,你能赚更多的钱。例如,最早进入伯克希尔的一批股东,他们在沃伦·巴菲特入主伯克希尔之前,就买入了伯克希尔,见证了伯克希尔从一家小小的纺织厂发展到今天的大型集团,他们可真是赚翻了。
有些公司已经证明了自己能实现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财务数据在那摆着呢,这样的公司很好找。好找是好找,价格却太高了。谁都知道是好公司,它们的价格也贵,往往是净资产的三四倍。好公司太贵了,怎么办?投资还要跨过这道难关。
你刚才说了很多,但没提到市场价格。找到将来能长期保持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公司,这只是投资的第一步,还有更大的难题等着你呢。我经常举箭牌公司的例子,公司是好公司,但价格太贵了。找到好公司之后,你还得琢磨45倍市盈率的价格合不合适。世界充满了变数,就算是好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很高,但它真能在未来长期保持下去吗?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桶里射鱼”的好机会遍地都是,沃伦的投资事业一路高歌猛进。到了60年代末,市场越来越疯狂,投资越来越难做。股市疯涨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效应,投机风潮愈演愈烈,基金公司受到追捧,人们对股市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那个场面堪比荷兰的郁金香狂潮。沃伦觉得,这个市场不属于他了。正如萨缪尔·高德温(Samuel Goldwyn)[25]的金句所说,“把我包括在外”(Includeme out),沃伦选择了急流勇退。
沃伦并没有把所有的股票都卖了。他的合伙基金解散后,他分得了属于自己的伯克希尔股票。他没卖自己手里的伯克希尔股票,也没卖蓝筹印花公司的股票。当时,是因为投资环境过于恶劣,沃伦才解散了合伙基金。今天的伯克希尔,我们会一直经营下去,永远也不会清算。今天的股市,确实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股市有相似之处。每次投机潮,人们为之疯狂的对象都有所不同。20世纪20年代,人们爆炒佛罗里达州的沼泽地。20世纪20年代初期,洛杉矶出现了房地产热。20世纪60年代,垃圾股飞上了天。后来,“漂亮五十”粉墨登场。在“漂亮五十”之中,有一家公司是生产家庭缝纫图案的。乍一看,还以为缝纫技术将引领美国未来的高科技发展呢。连一个生产家庭缝纫图案的公司,股价都飙升了,“漂亮五十”的疯狂可见一斑。从1970年到1972年,那大概是“漂亮五十”的巅峰时期,我们在默默地经营伯克希尔
 
读了洛克菲勒的故事,我们能从中得到很多启发
股东:在去年的股东会上,您推荐了西奥迪尼写的《影响力》,我回去读了。请问您现在正在看什么书?能否再推荐几本值得读的?
另外,我们最应该问您什么问题,您想好了吗?咱们不局限于投资,而是谈整个人生,我觉得最有价值的问题是:
“我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脑子更好使?才能活得更明白?”自问自答,我认为,一个人应该养成熟练使用多种模型思考的习惯,这样才能看透现实。好好想想这个问题,这比琢磨明天、下个星期、下个月、明年多赚几万块钱更有意义。
你们最应该问我的问题是:“如果我诚实正直,我该怎么做,才能活得更明白?”诚实正直是最基本的,连最基本的诚实正直都做不到,那趁早别和我们学了,学也学不好。借用沃伦的一句话:“我们用真丝编织真丝钱包,猪耳朵做不成真丝钱包。”
相信在座的各位几乎都是诚实正直的人,你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掌握多模型并用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让人生更有意义。利用多个模型思考,我们能享受思考的乐趣,收获智慧带来的成果。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然而很多学校、很多老师却没尽到自己的职责。很多人接受了多年的学校教育,仍然不知道如何思考。怎么办?我们只能自己学。
在伯克希尔股东会上,我说了,荣·切尔诺(Ron Chernow)写的大部头《工商巨子: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传》(Titan: The Lifeof John D. Rockefeller, Sr.)是本好书。书中介绍,洛克菲勒在宾州发现了大量石油,此后30年里,美国再没出现新的大型油田。其实,美国的其他地方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只是一直没人发现。那时候,石油开采出来之后,加工成煤油,主要用于照明。在很长时间里,洛克菲勒的宾州油田垄断了石油生产。洛克菲勒家族获得巨大的财富有一定的偶然性,得益于长期没有出现新的油田。
但洛克菲勒也确实抓住了机遇,他与合伙人携手,在俄亥俄州开创了一番事业。洛克菲勒的公司由多位合伙人共同管理,所有合伙人一起制定公司的发展策略。洛克菲勒的公司与伯克希尔·哈撒韦有相似之处,都是由合伙人共同掌舵,只是他们有多位合伙人,在伯克希尔,是沃伦和我两个人。在洛克菲勒的公司,有时候,有的合伙人不想参与一项投资。那时的洛克菲勒已经非常富有了。洛克菲勒会说:“我帮你们出钱。我来投资,风险由我承担。两年后,如果成了,我再按成本价转让给你们。”
听洛克菲勒这么一说,持有异议的合伙人表示:“既然您愿意冒这个险,也算我们一份吧。”洛克菲勒的合伙人也都是非常富有的人,我们不能说他们的行为有多么高尚。但是,洛克菲勒能这么做,就很不简单。他想的不是怎么损人利己,而是如何担当更多,让整个企业实现更大的发展。
洛克菲勒还在世的时候就把自己一半的财富都捐给了慈善事业。他从得到第一份工作起,在每周只有三美元的微薄收入时,就开始捐款了。读了洛克菲勒的故事,我们能从中得到很多启发。在一个星期三的下午,你们来到这里参加西科的股东会,像你们这样的人,一定爱读洛克菲勒的故事。
 
股东:有时候,您和巴菲特先生会去大学等场所发表演讲。我想冒昧地提个建议,能否把你们二位的演讲稿发布在伯克希尔网站上?
谢谢你的建议,我觉得最好还是别了。我就发表了几个演讲,已经招致了不少非议,最好还是别发到伯克希尔网站上了。
我在南加州大学发表的演讲刊登在了《杰出投资者文摘》上,沃伦把这份演讲稿寄给了伯克希尔的所有股东。再广泛传播我的演讲稿,恐怕我会树敌更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Z-Blog 1.8 Spirit Build 80722 Code detection by Codefense

Copyright www.zhongguosou.com. Some Rights Reserved.微信号:MiZhiHeiGeTaXiaoMi